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频道 > 经济管理

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

日期:2016-03-24 11:39:07 来源:大学生学习网

  一、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兴起的背景

  从哲学意义上讲,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但由于发展是一个包含时空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在不同时代人类对发展的内涵又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二战以来,全球发展观经历了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大变革。在反思传统发展思想和模式基础上诞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发展最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代表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但恰如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一样,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思想的前沿,本身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纵观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从理念到行动、从国家( 中央) 到国内区域( 地方) 和从环境保护到多元协调这三大转向,代表了可持续发展演进的大趋势。

  (一)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转向

  1. 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向

  1962 年卡逊夫人《寂静的春天》这一伟大著作的出版,警醒了沉溺于现代工业文明、热衷于向大自然宣战的人类。这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诞生的源头。《寂静的春天》和 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的其他环境主题的作品,更多地还是停留在理念层面,旨在唤醒人类对于工业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关注。随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注和倡导,可持续发展逐渐从理念层面转向行动层面。在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 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和 2002 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会议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受到世界各国决策者的普遍关注,付诸全球行动,并逐步明确了时间表和具体行动计划。《21 世纪议程》框架下三大重要环境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等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贸易规则等体系的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转化为具体行动; 2012 年“里约 +20”大会将推动建立新的国际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作为两大主题之一,预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将走向“目标量化、规则细化、约束硬化”的新阶段,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将更加务实和具体。近年来,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提出越来越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行动计划、欧盟“生命之水”行动计划、国际粮农组织的行动计划以及八国峰会“水行动计划”等。这些制度框架和行动计划,推动可持续发展进入从战略规划和政治承诺到国家和区域的具体行动的阶段。

  2. 从国家到国内区域的转向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落脚点。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具体的区域项目执行得到最终的实施。特别是在地域差异、经济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国家层面转移到地方层面,并切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经验。2002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执行计划》,强调要构建国际社会、区域和次区域组织( 超越国界的大区域概念) 、国家以及地方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框架,明确要求各个国家建立区域、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提高地方层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此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和实施 21 世纪议程的国家。1994 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 以此为基础,在地方层面先后有 25个省( 市、区) 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地方行动计划或地方21 世纪议程。此外,中国从1986 年开始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模式。截至 2014 年 3 月,中国已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60 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80个,这 300 多个实验区遍及全国

  90% 以上的省( 市、区)。

  3. 从强调环境单一维度到重视多元协调的转向

  尽管可持续发展源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因此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但发展到今天,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实践已超越单纯的环境问题,将之视为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多元协调的综合性问题。在认识层面,可持续发展研究已超越单纯环境层 面,正在形成一个称之为可持续科学( sustainability science) 的交叉学科,它以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主题。从 1972 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到 1992 年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的中心议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单方面关注环境问题向多元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从中国的实践来看,1994 年的《中国 21世纪议程》还主要聚焦人口和环境问题,而到 2003年,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政策。可见,多元协调正在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这三大转向,凸显了在区域层面,以多元协调为基本内涵、以行动为导向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发展的战略需求。

  (二)区域管理的“可持续化”转向

  “区域”( region) 源于地理学,基本内涵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地理单元,是实施管理和推进发展的平台与空间。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构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区域既是一个实体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区域可表述为一个国家内部具有某种特定边界的管理单元,这种管理单元可以是行政区( 如省、市、县) 、经济区( 如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区) 、规划区( 如西部地区) 或某种特定资源的自然分布区( 如水资源管理按流域划分管理区) 等。或者更通俗地讲,区域的大小和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区域的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的划分。

  二、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以管理学、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管理理论为基础,同时借鉴地理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中关于区域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采用多学科视角来应对多元复杂的区域发展问题。换言之,正是现实世界中区域管理问题的多元复杂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性。

  三、初步的结论

  (一)实践和理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实践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向行动、从国家向国内区域、从强调环境单一向重视多元协调的三大转向,对于区域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呼唤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的发展; 而区域管理近年来则将可持续发展视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基石和发展目标,这进一步提升了开展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的价值。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管理的交叉融合,使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已初步形成三大研究主题

  可持续发展区域管理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基于对当前区域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梳理,作者认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三大研究主题,即区域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